1.基本規矩類

29、欲作布施供養,應如何作才是有智、有益之行?

阿闍梨答

返回上一頁

你所書寫的華嚴經第十卷已收到了,上次阿闍梨已經請你不要再寫了,因為大毘盧寺沒有地方放,並且也因你書寫的樣式不適合展示,而且體積又很大,很難儲藏,為大毘盧寺增加很大的困擾。為佛弟子,若要修供養,應以「歡喜」為最大原則──施者歡喜,受者歡喜,尤其是要令受者歡喜,若受施者得到施物,不但沒有辦法生歡喜心,而且還很困擾、很煩惱,既不能丟棄,也不能隨便放 (因為它是「經王」,不能放在地上,也不能放在普通桌上,但要放在高處又太重,且體積太大)──不知如何是好?你看這樣施者所得功德幾何?你是為了自己的快樂而作此布施,還是為了令受施者歡喜、得益?一切布施以及修行六波羅蜜,乃至於任何修行,若是能免於自我中心、我見、我愛而作──如此修行,究竟有何益?──除了你自己得到一時的快感之外,畢竟一無所得,乃至令人生煩惱。這種修行修它幹什麼。

PS1. 有智慧的人,要送別人東西,一定會先知道、或了解對方需要什麼東西,然後才贈送;如此所贈之物,不在東西的大小、或價值的高低,收受的人,總是歡喜,因為你知道他的心意及需要,所以即使所送,祇是很小的東西,也是令人覺得很貼心、很窩心、很受用。反之,你若送了一個體積很大,而他又用不上的東西,他恐怕會覺得你這個人行為欠思考,花了這麼多錢,買了一樣他用不上的東西,即使要弄去回收,還要很花力氣,而且還要一筆運費──你說你若有這麼樣熱心的好朋友,你是不是每隔一陣子,就會從他那裡得到一件意外的「驚喜」?!

PS2. 在此順便開示,眾位居士大德、弟子:你凡是要供養佛寺及僧眾,飲食、衣服、醫藥、臥具以及種種莊嚴具、供具,乃至佛像,最好先請示師父說:「師父,我想買一件或作一件衣服、用具等,供養寺裡或是眾位師父,不知道適不適合?」師父如果說適合或很好,你才去作;否則,譬如你發現有一種有機醬油很好,你就馬上買了100瓶送去寺裡,而這個寺院只有5位師父,你說這100瓶醬油要吃到什麼時候?如是等布施,都是依於「我想布施」,完全不顧對方是否需要及歡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