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基本規矩類

10、於七、八月上墳祭祖是否合適?如何拜祭才符合佛弟子身份?有何注意事項?

阿闍梨答

返回上一頁

弟子問:

弟子擬于8月12日(農曆七月十七日)携妻及子(8岁)回福建老家至我外婆墳上拜祭,但有人以為七月上墳不妥。想请教您,此時上墳拜祭是否合適?如何拜祭才符合佛弟子身份?有何注意事項?

阿闍梨答:

1. 依據中國傳統,上墳掃墓祭拜通常都在農曆 4 月 5 日清明節進行,二千年多來皆是如此。

2. 又據中國傳統,再加上佛法,於是中國民間就揉合了這兩種信仰,而產生了中國農曆七月的特殊信仰:也就是依照佛教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做「盂蘭盆」,供養眾僧三寶,得以利益乃至超度歷代先亡,以及利益七世父母,令得超生度苦,是為報答父母恩之重要方法。

3. 也因此而衍生了後世的所謂「中元普度」的信仰及習俗,牢不可拔,尤其是道教,更套用了由佛法所衍生的這個中國傳統,而盛大舉行。至於後世佛教界,更結合了經懺佛事,也在七月普遍舉行超度法會。

4. 又同時於這些信仰及傳統中,再加上道教的衍生而成就了所謂「七月是鬼月」、「七月開鬼門關」等等的信仰。致於這些信仰是否真實,則不須深究;但基於這些信仰,既然已成為大眾共同信守的傳統,則即已成為一個確定的世間法。以佛弟子的立場,及一般西洋人的立場而言,對於「傳統」一般都是予以尊重,而不故意去違背它、抵禦它、或反其道而行。英美人士說:“Tradition is tradition.”(傳統就是傳統)這就有如說:“Business is business.”(就事論事)一樣,雖然意涵稍有不同:「傳統就是傳統」,意思就是說:你無法去論辯或隨你的意思要改變「傳統」。因為傳統是已經經過很長一段時間,由許多眾生共許的價值或行事(practice),因此誰也難以改變它──除非消滅它,如近代中國所作,或秦始皇所作。

5. 總而言之,一般而說,在七月上墳,因為所謂「鬼門關開」,故到處都有「不乾淨之物」,因此傳統上都避免在七月遠行、近水、登山、到有危險性的地方、或上墳等,免得沾染不淨之物上身,否則常易於上墳後有發冷、發熱、及種種身體上的不適之現象發生,尤其是對老人、孩童、病患、孕婦、及身體羸弱之人,嚴重的話,乃至有精神散亂、甚至顛狂的現象發生,醫師難以診治,種種檢查皆說無恙;真是群醫束手。因此有智者,尤其是佛弟子,應「隨順世間」,不要故意去冒險、或向它挑戰,以示無懼,或不在乎──若然,即如「暴虎憑河」,有類匹夫之勇,沒多大意義,徒然顯露我見及我慢,以無視於眾所共許的傳統或信仰故。

6. 以實義言,為佛弟子,若欲利益先亡,不管你是在家鄉或在天涯海角,只要在你自家的佛堂,於清明節或佛歡喜日,在佛堂上供養兩份鮮花果品、及六菜一飯,一份以供諸佛菩薩,一份以祭拜先亡或祖宗,然後著法衣、然香、點燈,如法誦經修法(誦阿彌陀經一部、地藏經一部),回向先亡及祖先,他們可乘佛法僧三寶威力,如實受益,乃至於以此福而得脫苦。以佛法力無邊故,法力不思議故。若能同時也為他們修布施供養,增進其冥福,則他們更能獲益:佛所教敕,決定不虛。誦經、修法後,可作如是回向:

「願以此功德回向令弟子××之先亡(×××及×××等),以及×氏歷代宗親,皆得佛菩薩護念,業障消除,離苦得樂,乃至往生淨土。 弟子××焚香頂禮。」

又,亦可參與如法的佛寺所舉辦之「盂蘭盆供」,得利益七世父母之力,如佛所記,不可思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阿闍梨 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