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書下載
Title:
The Essentials of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Mind
傳心法要 (英漢對照)
Category: 類別: |
Holy Scripture of Ch'an Sect: 佛教禪宗經典 The Major Buddhist Canon (7) 法海譯叢(7) |
Total pages: 頁數: |
About 336 pages 約336頁 |
English Translator: 譯者: |
Venerable Cheng Kuan 釋成觀法師 |
Publication- Initiators: 倡印者: |
Maha-Vairocana Temple (Taiwan) 大毘盧寺(台灣) Americana Buddhist Temple (USA) 遍照寺(美國) |
Publisher: 出版者: |
Neo-carefree Garden Buddhist Canon Translation Institute 新逍遙園譯經院 |
Printing House: 承印者: |
Sunrise Printing Co., Ltd. 東豪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|
Edition: 版次: |
First Edition, 2019 2019年初版,敬印一千冊 |
ISBN: 國際書碼: |
978-986-89833-3-5 |
Way of Circulation: 流通方式: |
Not for sale. Free of charge. (You pay shipping cost only) 非賣品,贈閱(郵費自付) |
Availability: 結緣庫存: |
In stock 尚有存書,歡迎索請 |
Place of Free Distribution: 贈閱處: |
Neo-carefree Garden Buddhist Canon Translation Institute 新逍遙園譯經院 Maha-Vairocana Temple (Taiwan) 大毘盧寺(台灣) Americana Buddhist Temple (USA) 遍照寺(美國) |
How to get a free copy: 索取辦法: |
By writing a request-letter 1.書信; 2.電話;或 3.郵撥 |
Translator's Foreword: 本書簡介: |
Please see below.
|
英 譯 者 前 言
黃蘗禪師是本書的原作者(或應說是「說法者」);他是中國禪宗六祖大師的第四代法裔。他也是臨濟宗開祖,臨濟義玄禪師的師父。臨濟宗是六祖大師以下所衍化出的六大宗派之一(所謂「一華開五葉」)。臨濟宗自從創立以後,自古以來,在中國、日本、韓國一直都是禪宗六大派中最昌盛的一支,直至今日。因此,黃蘗大師是在整個禪宗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。更重要的是,黃蘗大師於禪法的教示是最富原創性,最簡捷、直接,且最富於清晰、透徹的啟發、開覺之作,而且他不太會有深奧難解、迷語一般、模稜兩可的“文字遊戲式”之對話及“啞劇”──這些尤其盛行於末世的禪宗語錄或公案情節。
這部聖書,傳心法要,是我決定要翻譯成英文的第一本書。但結果在我的出版進度表中,它卻變成彷彿是“最後”出版的一部。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黃蘗大師是我最重要的“法上的恩人”之一: 三十五年前當我初發心學佛時,深受其恩。那時,我雖已經從研讀其他經書而獲得很多益處,但這部傳心法要卻是第一部開了我的心眼,因而大大啟發我的書,我也因此而得於菩提道上獲致最正、至高的修行之入處。故此書對我而言,是如此重要而且親切至極,因此我一直覺得將它譯成英文是我的責任;更有進者,我還認為我應將之譯成一部優美的作品,以期完全能匹配上大師原作的種種稀有美好的品質。然而那麼一來,此翻譯的工作就變成一件極其可畏、難能之事; 因為原作的語句及風格,由於是寫於約1200年前(約當公元850年左右),因此其言辭多半賦以十分優雅細緻的古典中國文言文,尤以在述部分為然。此外,它可能是出之當時流暢的方言(因為唐初是中國文學、藝術、各種學術及佛學最為盛大綻放的黃金時代),所以傳心法要中的對話,即使是日常俚俗言詞,也都有如當時的小說中一樣,十分生動、活潑、愉悅、動人,而且還常十分幽默、詼偕。這一切種種特色及優點,反造成譯者的極大困難:如何能將它譯為滿意的作品?
因此自1999年開筆翻譯後,十七年來,我所作的,主要就是竭盡我最大的努力要將譯文儘量的「忠於原作」,其作法為:當原作的文體風格是文雅的,或文辭是莊嚴典雅、或者是輕快、詼偕、愉悅的,我就竭力用當下我所能想到的英文中相應的文辭,而令譯文也能顯露這些特質之一斑。
如今漫長的十七年歲月已逝,經過六次重大修訂之後,我終於能覺得有點心安,而且不致太不好意思地呈現我此長期努力的結果於大眾之前,藉以一表我對我最敬愛的大師最深的敬意於萬一,同時也以此願令全世界更多的人,從今起,得以受黃蘗大師之永恆、甚深無上微妙的教示所觸及、啟發、與開覺。
現在,請容我簡單陳述一下我個人過去在研讀這部聖作時的重大體驗,以期令讀者諸君更進一步理解,此書之出版,之所以長期“呼之欲出”而未能的最根本原因。
35年前(1981)某夜,我初發心學佛時,在德州‧登屯鎮(Denton, Texas),夜讀黃蘗大師的傳心法要至卷下宛陵錄某處,心下頓然明了,大法喜七日七夜不散,憂慮偕忘,惺惺朗朗;人盡不知:白天照常去上課、寫論文;晚上照常去餐館打工。到了第七日,我明白地覺得此大法喜,其勢力已開始漸漸降低,即將銷亡,但我一點都不驚慌,也沒有捨不得讓它走,因為我對這安樂的感受,一點也沒有生出貪愛。因此我只觀察、照見,冷靜地看著它逐漸縮小、抽退,直至完全離去。於其中間,我絲毫未起任何惋惜或懊喪,也從未想阻止它離去,或想辦法儘量延長留滯它(心中只記住要這樣:走了就讓它走吧!)。因為在此之前,我已經從古代善知識處學得一些有關的正知見,而且如是訓練我自己在這類狀況中,如何面對,如何自處;而這一點對於一般修行人而言,卻是極關緊要的事,也是必須如是知、如是學、如是修,如是降伏其心; 否則處置失當,很可能會演變成進退失據的「魔事」之困境。因此,我可說是極其輕易地、絲毫不著痕跡地、進出了我這一生中最震動心弦的一刻。
從那以後,我便不可思議地,於諸所學,皆能得深信解,且於顯密性相、宗門教下,亦皆漸能了了,於心契會。自彼時以來,即常思欲譯此寶典,以報答黃蘗大師之深恩於萬一,並以利益有緣眾生。今得譯出,欣慶無量。
並願以此英譯功德,回向黃蘗大師慈悲開示恩德,令他法樂增上,速得作佛,度化十方無量有情;並願此無上心地法門,得以廣宣流布,開悟全球無量眾生,永不斷絕。
釋成觀識於台北大毘盧寺
2016,12,10